网站首页新闻资讯护士出国国内培训护士考试护理知识 护士招聘护理园地
超实用的7种难扎血管的无痛扎针技巧!学会了今天就安排上!
来源: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点击:   日期: 2022-01-25

首先解释一下无痛扎针技术,顾名思义,即扎针不痛的方法。对于书上的理论暂且撇开,毕竟理论跟现实是有差距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在临床上做到绝对无菌一样。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7种临床常见比较难扎的血管穿刺技巧,以及一些关于无痛扎针的临床经验。


不显露静脉


1、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


2、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脆弱静脉


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血管比较脆弱,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


空虚静脉


大出血或失液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使静脉空虚,扁瘪,进行此类静脉穿刺时要特别小心。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使针尖与斜面滑入血管内有失阻感,即使无回血,针也进入了血管,即可注射。


活动度大的静脉


可选用较锐利的针头,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两端,在血管上旁以30度斜角进针,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着血管进入少许即可。


表浅细小静脉


女病人和儿童的静脉都比较细小,穿刺时较为困难,碰到这种情况可选择适当斜面小的针头,而且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可用热敷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以利穿刺。


成人头部骨缝静脉


在四肢无静脉穿刺时,可选用头部静脉,成人头部静脉十分不明显,可按解剖位置,摸准骨缝将头皮针缓慢顺着骨缝中央刺入静脉往往成功,但临床少用。


小儿头部静脉


小儿头部静脉较细,加之小儿不配合,往往不易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做好注射前准备,选择较直与分叉少的静脉,呈向心方向穿刺,操作时细致轻柔,针斜面向上,针的角度几乎与头皮平行,缓慢将针头直达管腔。
 

如刺入静脉后,无回血,而且有阻力消失和进入空腔管道的感觉,可注入少许液体,而没见针头旁肿胀,即证明刺入静脉,即可固定,此类静脉原则是宁浅勿深,宁慢勿快,固定稳妥。


无痛扎针临床经验


1、静脉注射(iv)及输液法
首先扎止血带无可厚非,扎过以后一般静脉(以下称血管)大多都会凸起,选择一根好的血管和进针位置对输液成功也是很重要的,可以不太直,但要视针头粗细选择合适的静脉直径,有利于输液成功,选好血管后便可准备消毒进针,皮肤绷紧必不可少,绷紧后以血管微凸为好,进针角度宜小,可保持<20度的角度进针,刺穿皮肤刺入血管见回血后视血管走向再向前进一点点,随后平行进针。


对于那些较胖病人或肉手看不见血管的病人,可先扎止血带,血管较深者用食指轻轻在手背上滑过,碰到凸起,是血管的话便要注意摸清其走向,如果怕记不住,可用复合碘(每个医院用的都不一样)消毒病人皮肤和自己摸血管的手指,再从顺其走向在血管上滑过,会留下一条"水迹",并可对光,使血管微凸处反光有利于进针和观察血管走向,利于见回血后的平行进针,血管较深,可适当增加进针角度,见回血后,同样要依血管走向平行进针,对于进针长度可视血管好坏而定,通常进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


对于扎过止血带如若血管不易暴露者,本人不喜欢用手拍,拍手背不仅病人疼痛而且手背若拍红了血管也不一定暴露,可适度轻揉,至血管凸起,不乏例外,临床上曾碰到一例止血带扎过以后血管凸起,轻揉后,便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好重扎止血带,所以临床上还是需要随机应变。


如果手背血管不清,可另选手指,手腕或手臂等地方进行注射或输液,手指以大拇指血管和食指或者中指血管较易找,少数病人无名指和小指血管易找,视情况而定,但手指扎针不易绷紧皮肤和固定针柄,且病人较疼痛,故一般不可取。 对于手臂注射及输液,有的血管较凸起并暴露,有的反之,这就需要靠自己感觉,进针角度视血管深浅适度改变,可能角度小进针快病人的痛苦会大大减少,但重要一点还是需要摸清血管走向进针,见回血后顺其方向再平行进针,本人是不喜欢扎在手腕内侧关节处的,虽然粗,但是很滑,当然即使扎针成功事后鼓针的概率也很大,稍微一动针头便可滑出血管外,特别不适合年老及儿童等人群,所以尽可能在手背处找血管并从远心端至近心端的方向依次扎针,以保护血管。


血管较滑者,若进针后血管偏离,不要慌,继续绷紧皮肤,并将针头稍转向血管,侧行进针。对于进针位置的选取,以进针完毕后易固定为宜,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宜固定的针柄小心粘好,并可适当塞棉球垫起针柄以保持输液顺畅。


刚实习的同学看到手背血管粗的病人一般比较兴奋,认为很好扎其实不然,比如那种感觉不扎止血带闭着眼都能扎进的血管更要小心对待,不可大意,这种血管对老年人来说一般比较脆,不易扎,所以进针角度要小,进针要浅,不然必定鼓针。


对于年轻但经常输液的病人要注意这样的血管弹性,有没有静脉炎等,否则,针头确实在静脉内,但溶液却不滴,这样的大意要尽量避免。


最重要一点也是很多同学疑惑的一点就是有些病人回血很慢或者根本不回血,这也需要靠自己的,如果感觉自己确实扎进血管但没回血,可以试着捏下输液皮条,松开的时候如有回血则证明注射或输液成功。不见回血切不可盲目进针!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扎法,以选择较粗血管为宜,因为可能有时要快速输注甘露醇等,因为是软针不易鼓针,故可选择手腕内侧较粗血管,也可选择手背或手臂血管,排气之后绷紧皮肤进针,角度可在三十度左右,见回血后立即推软针退钢针。


2、皮内注射法(ID)


即通常所说的皮试,皮试液包括,头孢类,青霉素,普鲁卡因等等,不管原始单位多少,配完皮试液注入皮内的单位为15U~50U,青霉素类皮试液的配制可能对刚实习的同学来讲有点难度,其实记住抽三排二即可,即注2ml稀释液(百分之0.9的生理盐水或者注射灭菌用水)到密封瓶内充分稀释后,抽0.1ml出来加稀释液至1ml,摇匀后排至0.1ml,这是抽一次排一次,接着再抽稀释液至1ml,摇匀排至0.1ml,这是二抽二排,再加稀释液至1ml,摇匀即可,即上面所说的抽三排二。


头孢类等皮试液也是这样配的,不过普鲁卡因等皮试液就简单多了。书上有介绍我就不多说了。注射位置选取一般在前臂掌侧下段避开静脉处,小角度近似平行进针,当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即可注入试验液0.1ml,最佳注射后皮丘上应有两到三个左右毛孔。


3、肌肉注射法(IM)


即打屁股针,皮肤绷紧,九十度进针没有什么好说的,进针长度为针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注射前注意回抽,如有血液应立即拔针重扎,PS:注射位置通常选择连线法,即从髂前上棘至尾骨做一连线,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简单易行不易出错。


4、皮下注射法(H)


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对于胰岛素笔注射可选择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因为胰岛素笔针头很细故可减轻疼痛,(仅本人意见,供参考) 输液技巧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和多加练习,做到这三点必定会有所成就,鼓针不算什么,技术再好也是从鼓针走过来的,所以大可放心,切不可进针以后不见回血便慌了手脚,静下心,摸清血管走向后再推针。


因静脉注射及输液技巧性较强,所以介绍较多,可供大家参考,如有错,欢迎及时提出我会及时修改,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 免费电话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