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缺乏、工作内容及技术不熟练加之未养成细心的工作习惯等,都使得新入职护士成为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提醒广大护士,下面的案例要引以为戒。
新职工小A来科室4个多月了,她活泼爱笑,做事麻利,好学上进,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但毕竟"初出茅庐",临床经验不足,因此小毛病小错也不曾间断,好在这几个月都是紧密跟班,一对一带教指导,有了带教老师的严格把关和时刻监督教导,这些所谓的小错也得以被扼杀在摇篮中。 时光飞逝,如今已是第5个月,年底就要夜班准入了,小A和带教老师便开始积极为独立当班做准备。虽说每天她和老师负责的都是同一组患者,但带教老师开始逐渐开启"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模式。 而就在这半个月里,小A又出现了不良事件,而且这次的错误已成为事实事件,最后定级为三级护理不良事件,主要经过如下: 案例回顾 一天中午,作为责任护士的小A准备发放临时口服药,在和老师共同核对后,即药品与电脑及临时医嘱单同时核对相关信息,携带发药单和药物至床边发药。 询问26床患儿祖母,孩子是否叫xxx,回答是,便与其祖母共同核对了药物标签相关内容(药物标签内容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及用法用量等,见图片,床旁发药时前中后都应该核对),然后鬼差神使地就把原本是25床的川贝散发给了26床,同时再次强调了相关注意事项。让其祖母签字时,表示眼睛看不清要求代签,发药完毕后,带教老师并未再次核对家属签字及关注患儿用药情况。 次日,另一位床位护士接25床补液时,询问其xx口服药是否按时服用,回答没有此药,马上寻找原因,发现26床的川贝散上的标签显示为25床……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茬,看看都有哪些地方存在着不足,才导致药物发错吧! 案例分析 首先,小A错在哪里呢?其实她的错误称得上环环相扣,每一关都有问题,这样想来,错误自然不可避免。 1. 惯性思维占上风 前期核对没有错误,但床边发药时,小A开始想当然,主观上认为那盒口服药就是26床的,导致接下来的几次核对,均未认真查看药物标签上的姓名。有关惯性思维的危害详见平台以前发文"想当然与护理不良事件"。 2.查对执行不到位。 虽有核对意识,也知道邀请家属共同核对,但核对的具体内容不熟悉,未做到细化,发药时要核对的不仅仅是用量用法时间,更重要的是,此药是不是这个人的。 3.身份识别制度执行不到位。 此制度要求使用至少2种身份查对方式来确认患儿身份,如床头卡、腕带等,而她均未使用,仅仅口头询问,且询问方式严重错误,不是诱导式提问,"孩子是xxx吗",应该是反问"孩子叫什么名字?" 4.盲目信赖家长。 当家长回答"是"时,小A未再次查看口服药的标签。让家长参与核对,只是多了一层把关,并不是上了保险,我们才是主要责任人和核对者。 5.敏感性有待提高。 患儿祖母告知自己眼神不好时,应该警觉或怀疑,在邀请其共同核对时,药名及标签是否也没有看清楚,此时家长的参与核对已经成了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带教老师错在哪里? 1. 把关不到位 放手不等于放眼,当新职工做好一项操作或完成一个任务时,应及时检查其是否做到位,再次确认有无错误。 2.平时培训和考核不足 尤其是查对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3. 其他方面 物:临时口服药的发放篮,仅仅是分成了4组(我们病区每天共4个责任护士),但每一组的用药并没有细化到每个床位单独摆放,而是混在一起,为此次错误的发生也创造了条件。 当然,任何一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长的日常管理不足都是分不开的,护士长在监督培训和考核方面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原因分析出来了,措施也就显而易见了,一一对应起来,整改自然水到渠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如果我们的原因分析有不到位之处,还请老师们文后留言补充。